AME19716055_TP_V

經過嚴寒的冬至、小寒、大寒,迎來了鳥語花香、大地回春的立春,今年於二月四日進入立春,這一天標誌著春季的開始,同時也是冬季的結束,每年的農曆過年也大約是在這個時刻。因此,都能感受到張燈結綵、歡興鼓舞的氣氛。雖然此時的氣候相當宜人,但是這時寒氣逐漸減少,氣候轉為瞬息多變的狀況,可能一下子出太陽,一下子又打雷下雨,就傳統醫學來說,要怎樣調養生理作息呢?

 

zubotty19420DSC_9324_TP_V

 

春季養生

《黃帝內經》提到「春三月,此謂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夜臥早起,廣步於庭。被髮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,此春氣之應,養生之道也」,就說明了要養好這個經過冬季潛藏、應在春季生生不息的元氣。中醫講究「天人相應」,此時動物從巢穴中鑽出,樹木也發出嫩芽,天地萬物俱生,因此請大家在此時晚一點睡,早一點起床,到庭院中走走,鬆開冬季厚重的衣物,讓氣血得以順利流暢,情志得以成長茁壯,這就是所謂的養「生」之道。

 

如果立春沒有好好養生,會容易發生什麼疾病呢?在《黃帝內經》後面有提到「逆之則傷肝,夏為寒變」,未做好養生,接下來就發生因冬季寒氣殘存而導致的毛病,諸如鼻過敏、氣喘等呼吸道疾病,或是血液循環不良等筋骨痠痛、怕風怕冷等問題;也因為此時氣候多變,感冒、咳嗽等急性上呼吸道疾病也很常見。為何冬季的寒氣會導致春季的疾病呢?原因在於冬季氣候寒涼,人體的神經血管等組織會處於收縮的狀態,以避免體溫過度的散失,但春季到了,這些神經血管得到溫暖後,應該要舒張起來,但有的患者仍久坐不動,或蜷曲在家中不出門,缺乏了春季氣候的溫煦,因此氣血循環仍處在冬季收藏的狀態,而導致上述疾病的發生。

SAYAPAKU4760_TP_V

 

調養對策

如果有這些症狀,或是在春季發生其他不適的情況,除了上面提到的養生之道要做好以外,還有其他方法可以用來作為補強。比如說,可選用一些有助於生發,也就是能促進氣血循環的食材,像是大家所熟知的生薑、肉桂就是很好的調味料,或者是青綠色、深色的蔬菜,甚至是蔬菜的嫩芽之類,也有促進生發之效,其次是熱敷、泡澡以祛寒,排除冬季留下的寒氣,適當的增減衣物也有相當的必要。

 

除上述方法之外,要促進循環,最好的還是運動導引了,在此推薦八段錦的第一段:兩手托天理三焦,以兩手上推之姿,促進少陽三焦生發之氣的循環。

2016-11-04 16.08.54

兩手托天理三焦

預備姿勢:自然站立,兩腳與肩同寬,兩手自然下垂。

一、兩手掌提至丹田,兩手指相對,手心向上。

二、兩手平舉至胸前,仍兩手指相對。

三、兩手順勢翻轉,慢慢向上托於頭頂上方。

四、兩手自左右兩側由上向下畫弧,緩緩的放下成預備姿勢。

◎動作要點:兩手上舉時,略用勁向上頂,讓氣從百會向下行,兩側少陽三焦經得以疏通。

arrow
arrow

    吳建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